关键词:
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基本动力以及根本内涵,不仅是马克思探寻和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还是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指出世界发展的未来走向和人类和谐共处倡议的理论前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主动观测当今世界的发展现状和时代趋势的前提下,同时站在整个世界和全人类的高度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呼吁世界各民族和国家以寻求的共同利益、普遍安全、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号召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以地位的平等为前提共同推动世界的稳定、社会的公平、经济的繁荣,深刻地回答了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历史的前进方向做出了指引。
通过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可以发现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科学理论与先进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印证了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在新的世界历史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了全人类所期盼的伟大倡议。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加深,在理论研究和现实的双重驱动下从世界历史理论的角度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现状和意义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学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较为深刻,但是以其为视角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对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性。本文从四大层面逐步阐释世界历史理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供的思维逻辑。首先,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生成逻辑和主要内容说起,世界历史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再到人类交往的普遍,最后到资本扩张的现实情况,这即是一个唯物的视角也是历史的视角,充分阐释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其次,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仅满足当下时代的迫切需求,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并且有助于个体发展。再次,从整体转向部分、从单一转向多元是其思维特质,构建利益共同体到责任共同体再到实现命运共同体是其基本内容。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理论超越,并在当前时代继续以实践推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安全方面正向发展。最后,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的价值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转化的价值;也指出了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引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双重价值。
总体来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立足于“人类社会”,考察和扬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关系,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的解放”作为崇高的理想,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无不推进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今世界的深化和发展,更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在维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努力下,为应对全球治理面临的诸多挑战提供了中华民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