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教师亲和力
摘要:
新媒体信息技术已成为大学生群体在信息共享、人际交往和日常交流等方面的新的信息传播工具与途径,他们往往会借用便捷的新媒体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变化与情感动态,接收外界的信息,寻求思想的共同体。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亟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该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此外,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获得感,更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人其亲和力水平的提升。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让大学生放下手机,远离网络游戏的诱惑,将心思回归课堂。为应对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优势成果帮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对“00后”大学生的吸引力与获得感,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积极提升自身的亲和力。本文以“含义-现状-缘由-对策”的逻辑结构进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及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交往所表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到亲切、亲近、可信赖的,对学生富有积极影响和感召作用的人格魅力。本文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原则主要包括厚重学术功力与新媒体运用能力兼备、严谨理论逻辑与生动网络语言叙事相接、严肃政治立场坚守与活泼新媒体互动交融三个方面,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心理学相关理论是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的理论基础。在调查研究部分,本文选择学生问卷调研和教师访谈的方式,通过问卷内容梳理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提升取得的进展主要有拓宽了思政课教师获取学生兴趣的网络素材渠道、为思政课教师吸引学生兴趣提供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思政课教师拓宽师生交流搭建了平台;接着分析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包括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善利用新媒体激发学生兴趣、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善利用新媒体阐释教学内容、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善运用网络语言阐释理论、部分思政课教师阐释新媒体热点的能力欠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新媒体互动不足;以及分析了背后的原因包括部分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兴趣挖掘力度不深、部分思政课教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不足、部分思政课教师运用网络语言阐释理论不自如、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新媒体热点不敏感、部分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网络互动时间不足。最后从思政课教师增强利用新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力度、思政课教师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思政课教师加大学习运用网络语言力度、思政课教师提升理论阐释与新媒体热点结合的能力、思政课教师丰富与学生间的网络互动方式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