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分形理论
摘要:
传统村落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载了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其空间形态是农耕文化与乡村营建思想的重要载体,可以充分表达传统村落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村落在城镇化的冲击下,其空间形态受到破坏,历史与人文意蕴受到侵蚀,出现了物质空间形态的衰竭等问题。深入认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探索村落在复杂地形地貌影响下的适宜性发展路径,是更好传承历史文脉的关键。目前,在我国关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一系变化,从定性描述阶段向量化研究阶段转变,并逐步开始多种方法相互印证的研究途径。应用分形理论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这对于指导历史风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种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揭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独特性,并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提供有力支持。首先,本文基于分形理论,通过网格维数对绵阳丘陵地区的地形地貌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绵阳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分形地貌,分形地貌对其间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和空间形态发展制约最大,通过运用分形理论可以更有效地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其次通过对比绵阳丘陵地区38个传统村落长宽比和形状指数数值,结合绵阳的实际情况,最终将绵阳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划分为团状网脉型、团状散点型、带状侧脉型、带状散点型、指状叉脉型、指状羽脉型六类空间形态,并运用边界维数、半径维数、网格数对38个传统村落边界形态及建设用地进行分维测度,得出团状网脉型、带状侧脉型、指状羽脉型是较为适宜绵阳传统村落发展的空间形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村落不同空间形态的分形规律,总结绵阳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之后选取这三种类型的典型村落,运用边界维数网格维数对三个典型村落的边界形态、公共空间形态、路网形态进行分维测度,分析“分形秩序”视角下的三个典型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对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分形秩序进行归纳。最后结合分形思维与理论,探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适宜性保护策略。本文通过村落空间形态分形特征的研究建立分形理论与村落保护规划之间的联系,为村落空间形态的规划研究做更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