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宗族结构
传统村落
南贾村
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保护传承
摘要:
村落是人类在农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依靠地缘和血缘等关系,聚居形成的空间形式,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承载着不同地域特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山西省作为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孕育出类型众多的村落。其中传统村落作为比较重要的一种类型,特指拥有深厚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并且具有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等价值,应对其进行保护的村落。宗族型传统村落作为传统村落中的典型类型,在山西境内存在大量实例,以晋中地区的宗族型传统村落为例,这些村落大多依靠一个或多个宗族聚居形成,受到宗族结构与宗族文化的影响,在空间上呈现组团式布局,具有鲜明的宗族特征。部分宗族型传统村落还体现出军事防御文化与堡寨特征,也反映出山西省在古代重要的军事地位。
晋中地区的宗族型传统村落拥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快速的城市化步伐对这些传统村落产生了冲击,村落空间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出现肌理形态改变、文化特征消失等现象。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晋中地区宗族型传统村落的宗族结构与空间形态特征,把握村落发展与社会变迁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丰富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例,同时也能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本次研究以入选第六批传统村落名录的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南贾村为例,该村落是典型的晋中地区宗族型传统村落,研究以宗族结构作为切入点,以建筑学视角为主,辅以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角度,对南贾村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论文主体由八个章节构成,根据各章节分析研究的内容,可以将这八个章节划分为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包括前两章内容,属于前期的基础研究。第一章主要分析本次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对象、内容,以及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分析本次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包括宗族等概念解读,以及国内外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的综述。
第二部分是包括第三至第六章的内容,属于的案例研究部分。第三章从基本概况、区位条件、历史文脉与文化特征、自然环境与资源四个方面对南贾村进行概况介绍。第四章深入分析南贾村的宗族起源、发展与兴衰过程,解读宗族结构的形成、构建、发展与演变,以及村落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变和重构过程。第五章从多层次的角度,分析南贾村的整体空间特征、边界堡墙、街巷路网、公共空间与节点、历史环境要素,以及这些特征所蕴含的宗族文化内涵。第六章运用类型与数理分析方法,重点研究南贾村的院落空间特征、公建和民居的院落与建筑形态,解读院落和建筑空间中蕴含的比例尺度关系与宗族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是第七章的内容,属于整合实践研究。这一部分主要结合前两部分对南贾村宗族结构与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对村落进行深入的现场调研,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收集信息,总结南贾村现状存在的问题,评估村落现状的价值,之后明确南贾村的保护原则与内容、保护层级与范围。并且基于南贾村的现状问题与价值,提出相应的保护传承技术措施与策略。
第四部分是第八章的结论与展望,属于综合评价部分。这一部分对前文七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得出本次研究的四点主要结论,并且以这些结论为基础,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