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曹公村
宗族结构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保护发展
摘要:
传统村落是数千年中华文明无声的见证者,是研究我国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料。由于传统村落自身条件不足和历史影响等问题,总体发展较为缓慢,虽已实现村落的全面脱贫,但极容易出现复贫现象。因此,为传统村落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发展规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势在必行。以血缘作为内在联系的传统村落,在发展壮大中形成具有强烈礼制特征的村落组织——宗族。而宗族结构对村落的影响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是研究传统村落演变历程、民俗文化和空间形态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山西省翼城县历史文化名村曹公村为例。从宗族结构的视角,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统计归纳等多种研究方法,梳理曹公村侯氏宗族的发展脉络,找寻其对村落发展与建设的影响,总结出曹公村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的村落现状资料,为曹公村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发展规划。本文共有六个章节,在内容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部分,首先梳理当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政策背景与现实背景,明确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之后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曹公村和相应的研究内容,并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最后通过对专家学者在传统村落和宗族型传统村落研究成果的学习,理清相关概念,为下文对曹公村的具体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以第三章村落生成背景分析和第四章空间形态分析组成的案例分析部分。对曹公村所处地区的区位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详细分析,追溯曹公侯氏宗族的发展脉络,以及宗族结构对村落整体格局、街巷网络、公共空间、民居院落产生的影响。提炼出曹公村具有以姓氏不同和血缘亲疏为空间界限,形成五大居住组团的空间格局特点;道路等级分明、街巷形态各异、“田”字形街巷网络的街巷空间特点;以庙宇、宗祠统领院落布局的公共空间特点;礼制分明、布局明确、装饰丰富的院落空间特点。第三部分以第五章村落保护发展和第六章结论组成的研究成果部分。通过主观问卷调研和客观现场调研,找出曹公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凝练出村落所具有的多种价值。从现状问题入手,结合村落自身特点,在保护工作中,以保护宗族文化为保护原则之一,明确保护内容,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策略。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村落以人文旅游、生态休闲为主的发展定位,将传承民俗文化、弘扬宗族精神、营建宜居乡村、引领区域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本文意旨在通过对曹公村这一单姓宗族型传统村落的研究,为山西同类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案例参考,希望以此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做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