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金融专利
商业银行
专利战略
专利布局
摘要: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中国要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计划行动,切实保护发明创造。当今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金融业的青睐,核心技术竞争也愈演愈烈,专利申请不仅是银行保护金融创新的手段,更是一种战略性投资。本文的选取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专利作为研究主题。在承认商业方法可专利的基础上,从内生增长理论、约束诱导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探究了金融专利的发展动因,并将银行的专利战略划分为进攻型战略和防御性战略两大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和美国商业银行金融专利进行跨库检索,探索两国商业银行金融专利发展的一般特征和技术特征。一般特征表现为:专利审查方式呈现一松一紧的状态;申请总量共同经历了曲折上升的过程;申请者集中程度相差甚远;申请者国别构成迥异。技术特征表现为:专利申请主分类号趋同;创新性程度高低不一。接着选取花旗银行和工商银行作为典型案例,比较两者的专利布局和专利战略,得出工商银行在硬件设备等技术层面的专利申请较多,较少涉及网上银行支付、移动支付数据安全等发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实施本土化的防御性专利战略;而花旗银行倾向于在世界各地进行专利注册,技术主要涉及电子货币系统、知识管理系统、认证系统、认证方法、交易数据中的分析模型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实施全球化的进攻型专利战略,而后者才是未来金融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针对上述现状,从法律制度层面、行政审查层面和金融机构层面探究了中国专利发展不足的根源,并从这三方面探索中国商业银行金融专利未来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