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专利计量
专利布局
专利策略
华为
Innography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方式粗放,对国外技术依赖度较高,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为此,我国逐步加大对技术研发投入力度,鼓励创新,倡导国家和企业走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之道,而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作用越发突出,专利文献又是集技术、经济和法律信息于一体的特殊文献,世界各国,尤其是技术发达国家都特别重视对专利技术的研究和保护。本文的研究聚焦于专利布局,从专利计量入手,提出了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采用的不同专利布局模式,并以华为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文本的研究背景,论述了选题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述,最后介绍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专利计量和专利布局的概念,对现有的专利计量工具做了对比介绍,确定本文选用的工具——Innography,同时对专利计量的指标、专利布局的目标和经典模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介绍,筛选出了面向专利布局的专利计量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专利计量与专利布局之间的关系:专利计量是专利布局的基础,专利布局依赖于专利计量,专利计量对专利布局起到了宏观“量”化、中观“率”、化微观“质”化的作用。第三章按照企业综合技术实力和发展阶段将企业分为技术领先型、追赶型和落后型三种类型,接着提出了每一种类型企业可以采用的专利布局模式,对每一种模式的表征意义、可行性和布局方式都作了分析和阐释,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之一,最后指出了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流程和策略。第四章在回顾华为发展历程的同时,将华为的发展史分为起步、快速发展和稳步上升三个阶段,从综合技术实力来看,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落后型企业、追赶型企业和领先型企业,然后通过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Innography对华为的专利进行检索,结合第二章筛选的专利计量指标一一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用华为专利布局的实例验证第三章提出的专利布局模式,最后对华为专利布局的效果进行简单分析。第五章对全文做了小结,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提出了建议,并对后续的研究做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