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泰母语者
助词“了”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
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由原先英美国家留学生占比大,到现在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成为中国留学生的主力军,泰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汉语课程,越来越多的泰国留学生也来中国留学。汉语运用到二语教学时,“了”字的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泰国学习者从初级阶段就在学习汉语“了”,然而他们在中高级阶段使用“了”时依旧会存在较多偏误。汉语语气词“了”和动态助词“了”本身在位置和用法上有很大区别,加上泰语本身也有“了”,容易产生混淆,加大了学习者的难度。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家族。英语依靠词汇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注重形合,而汉语需要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实现语法意义,重意合。英汉语中都有相似的“体”概念,但由于英汉自身语言特征的差别,使得“体”意义的语法表达上存在差异。“了”在汉英语料库的数据分析中表示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和非体六种形态。本文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英泰母语者使用汉语“了”时出现的偏误语料,然后找出影响偏误产生的原因,对比不同水平阶段的偏误发展变化,从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通过对比分析,能掌握英、泰母语者习得汉语“了”的偏误,从而更好的探讨产生偏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解决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汉语“了”使用的偏误情况,减少他们在学习中产生的偏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