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手教师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课堂
话语标记
摘要:
汉语课堂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在汉语课堂中,教师常常会使用“嗯”、“呃”、“好”等语法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这样的语言成分独立于所在上下文句法结构之外,不具有概念和逻辑意义、只具有话语交际功能,我们称之为“话语标记”。汉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标记的使用会影响学生对话语的理解,进而影响学生汉语习得效果,尤其是刚步入教学岗位的新手教师对话语标记的认识和规范意识还比较欠缺。新手教师在话语标记使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规范话语标记的使用以促进教学,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本文选取了六位新手教师与三位专家型教师的课堂口语实录作为研究对象,对课堂口语录音进行了文本转写、话语标记标注、话语标记分类统计分析等。本文依据前人研究,从来源、结构形式、分布位置、语用功能、韵律等多个角度对话语标记进行了分类。基于多个角度的话语标记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语用功能话语标记的使用上,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有较大差异,如新手教师课堂中出现的不同类别话语标记的个数多于专家型教师;下属次级分类中,除了联络关系和交际转换标记以外,新手教师对各类型话语标记的使用频率均大于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交际转换类标记是新手教师的两倍多。在不同分布位置话语标记使用上,新手教师的非定位话语标记使用频率小于专家型教师,定位标记中的前置、中置和后置标记的使用频率均大于专家型教师。在不同结构形式话语标记的使用上,短语类和小句类话语标记占比大于新手教师等等。另外,本文还分析了汉语课堂中教师话语标记的语音特征和性别化差异,并对高频和特殊话语标记进行了个案分析。 最后,本文探讨了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总结出新手教师课堂话语标记使用存在的三大问题,即误用、赘余和话语标记单一,并对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对新手教师课堂话语标记使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