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没”字惯用语
偏误分析
教学选词
教学设计
摘要:
惯用语作为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记录着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内涵、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信息,是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以“没”开头的惯用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交际。对汉语学习者而言,学习和掌握“没”字惯用语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汉语的语义结构和构词规律,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扩大词汇量,减少交际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以吴建生、温端政主编的《惯用语辞海》中收录的238条“没”字惯用语及补充的12条常见“没”字惯用语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调查外国学生对“没”字惯用语的学习态度、掌握情况及常易出现的偏误类型等,以讨论出适合于对外“没”字惯用语的教学内容、原则与方法,并尝试进行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理论和方法并对“没”字用法及惯用语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加以概括和综述。第二章,对“没”字惯用语的特点进行了多维分析。从语法、语义、语用、文化内涵方面进行了探索,为下文讨论偏误原因及开展具体教学设计打下基础。第三章,对调查结果进行梳理。本文对116位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主要存在语法、语义、语用、书写方面的偏误。可见,即使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水平达到较高层次,在使用“没”字惯用语时仍易出错。但绝大部分汉语学习者对“没”字惯用语都抱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与兴趣,渴望掌握地道的汉语,这就启发我们要重视对外“没”字惯用语的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第四章,探讨了对外“没”字惯用语的教学内容。结合对外“没”字惯用语教学的选词原则、“没”字惯用语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的频次统计,以及在32本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及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确定出了90条“没”字惯用语教学用词。第五章,构思了“没”字惯用语总体教学规划。参考《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中的功能项目表,共划分出10种“没”字惯用语功能项目类型。在此基础上,建议开设“没”字惯用语专题选修课程,确定本课程计划学时安排为16课时,并进行了具体的分课教学设计展示,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启示与反思。第六章,为结论,总结了全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观点。归纳出对外“没”字惯用语教学内容的筛选依据与教学方法,并尝试构思“没”字惯用语教学大纲及规划教学总体思路,以期为对外“没”字惯用语的教学选词研究和应用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