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框式介词
隐现规律
汉俄对比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摘要:
框式介词是指汉语中介词在名词前,方位词在名词后的框式结构。本文所探讨的方所类框式介词,即表示处所和方向的框式介词,如“在……上/里/下”。本文以方所类框式介词为研究对象,从语表、语里和语值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汉语和俄语表示空间概念的异同,探讨方所类框式介词的隐现规律及条件,归纳俄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此结构常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并从教师、教材、学习者三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以期对现代汉语方所类框式介词中的隐现研究和对俄汉语教学提供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本章介绍了研究缘由及研究综述,重点讨论了国内外方所类框式介词的相关研究,以及方所类框式介词的概念界定。第二章是对比分析汉俄语空间概念表达方式,以及方所类框式介词隐现规律。方所类框式介词的隐现规律与介词的语义抽象程度,框式结构中名词的处所性、宽容度以及方位词的语义功能等有关。方位词的语义功能包括转化性、择定性和指别性,语义上起转化作用的方位词不能隐去。当框式结构中名词的处所性强时,不需要方位词进一步补充空间信息,此时方位词可省略;当前置介词语义抽象程度大于后置介词时,方位词不可省略。第三章是基于语料库分析结论的基础上,以俄罗斯叶赛宁梁赞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的语料为例,归纳出留学生习得方所类框式介词的主要偏误类型为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偏误原因主要与语言差异、框式介词的复杂性、认知差异和言语视角差异有关。第四章是方所类框式介词相关的教学策略。本章从学习者、教材和教师三个角度提出建议。学习者方面,应积累例句,调整学习策略,及时复习等;教材方面,应增加方所类框式介词的说明及练习,情景交际尽量使用俄罗斯的人名和场景等;教师方面,应加强方所类框式介词的系统性教学、结合认知语言学知识进行语法导入、意向图示法等。第五章为结语,总结了全文研究成果,分析了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