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古风”歌曲
对外汉语教学
中高级留学生
应用研究
摘要:
对外汉语行业的发展给对外汉语教师提供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留学生的时候要考虑到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承担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古风”歌曲具有独特的中国式美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达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首先对查阅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其次对经典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再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教学设计用于实践并总结经验,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再将所得资料进行整合。以“古风”歌曲和对外汉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先是从歌曲教学的优势以及“古风”歌曲独有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两个角度论述了选题的依据及意义。随后,笔者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出了目前将歌曲教学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对“古风”歌曲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整合分析,针对“古风”歌曲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找到创新点。二是正文,正文部分主要从“古风”歌曲运用到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作用、“古风”歌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古风”歌曲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案设计以及“古风”歌曲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局限性及意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说明了将中文歌曲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起到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减少留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焦虑的作用,并对目前中文歌曲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运用的现状做了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一是学生乐于接受歌曲教学这种方式,二是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歌曲教学,运用的人数越来越多,出现了相关的教材,歌曲教学越来越系统化。接着对古风歌曲做了深度的剖析,解释了古风歌曲的含义,将其分成诗词类、戏腔类、历史故事类和文化常识类四种类别并挖掘了其中蕴含的诗词、历史、中国传统乐器、京剧等传统文化,为后文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其次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维度来论述“古风”歌曲究竟要如何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期选材要注重歌曲的艺术性、适用性和针对性,并且要避免文化冲突;课堂教学要注意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且要注意相关文化的拓展。在课后要给学生推荐与本节课文化知识相关的歌曲,安排自学任务,让留学生及时复习巩固。为展现古风歌曲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如何运用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笔者选取了“竹石”为代表进行教案设计;前期对学情、所选歌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做了细致地分析,并将教学设计运用到课堂中,在课后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并针对本次授课情况进行反思。最后则针对备课情况、课堂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总结出“古风”歌曲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局限性,一是歌手发音不规范;二是部分歌词语法存在错误;三是歌词中存在超出学生词汇量范围的词语。而后从选材和教学两个方面提出了注意选材科学性、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配合实物教学、结合故事背景教学、注意文化禁忌五条合理化的意见。由于“古风”歌曲的歌词文学性较强,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的是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具有一定的汉语语言基础,且接受能力较强,所以将“古风”歌曲融入课堂,中高级的留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课堂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