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学习动机
葡萄牙大学生
汉语教学
调查研究
摘要: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学习者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动机被认为是成功掌握第二语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学习过程有直接影响。尽管葡萄牙人对汉语的兴趣在成倍增长,学习汉语的葡萄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关于葡萄牙汉语教学的研究却很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葡萄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以Dornyei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理论模式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课堂观察法,对96名葡萄牙大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并对提高葡萄牙汉语教学质量提出建议。本文不再仅仅将学生的动机类型区分为融入型和工具型两大类,而是将汉语学习动机细分为成就需要、自信、课程特定动机组件、教师特定动机组件、群体特定动机组件五类动机方面。此后,主要分析性别、学习时长、上大学之前是否学过汉语,以及学习成绩,这些因素与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牙学生的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都比较高。融入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更强,成就需要也高。自信是最弱的动机方面,葡萄牙学生用汉语时有比较强烈的焦虑感,这会阻碍汉语习得。在自信动机方面上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男生的自信高于女生。学习时长因素影响成就需要和自信这两个动机方面,随着学习汉语时间的增加,动机下降。学过汉语的学生在所有动机类型和动机方面都高于没学过汉语的学生,显示早期开始学习汉语对汉语学习动机有积极影响。从成绩上来看,成绩低于15分的学生工具型动机最为突出,而成绩高于15分的学生融入型动机最为突出。当最突出的动机是融入型动机时,学生有更好的成绩。学习情境层次,在总体上所有的动机方面都较高,学生对学习情境比较满意。最后,根据研究发现,并综合考虑葡萄牙学生的具体情况,本文为激发和维持汉语学习动机提出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