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燕京妇语》
对外汉语教材
北京官话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
《燕京妇语》是清末在日本出版的北京官话教材。本书主要以日本驻北京侨民女眷为教学对象,内容包括寒暄、游玩、宴请、首饰等女性生活内容。原书共两册,日本好文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了由鳟泽彰夫编著的排印版。本书原作者不详,由北边白血抄写并翻译为日语。《燕京妇语》体现了清末北京官话的语言事实以及当时的文化风貌。本文通过对《燕京妇语》的研究,分析语言现象,关注并审视该教材对当今的对外汉语在课堂教学与教材编写方面的启示。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将《燕京妇语》与其他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的著作进行对比,发现其异同。其次,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以及定量统计法对教材的语音、词汇、语法、编写等方面进行数量统计,建立语料库,为研究奠定基础。再次,运用定性分析法对语料进行定性研究,分析教材在语音、词汇、语法、编写等方面的现象,揭示教材对于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本文内容如下:绪论。包括本文的研究理由与意义、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对象与作者简介、研究语料与方法、研究重点与难点。第一章《燕京妇语》的北京官话语音现象。语音现象包括语流音变与特殊读音,分别从表现与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语流音变有弱化、合音两种现象,由语速较快造成。将“去”读为“克”有“克”在句中、“克”在句末、“克”+其他虚词三种情况,是满语受北京官话影响的结果。第二章《燕京妇语》的北京官话特色词汇。特色词汇包括日常交际类与社会生活类两方面,分别包括礼貌类、称谓类以及商业类、官场类、吃穿类等小类,对此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特色词汇基本涵盖了日常交际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当时文化的一个缩影。第三章《燕京妇语》的北京官话语法现象。语法现象包括虚词“的”与“把”字句。虚词“的”主要从其功能进行研究,“把”字句则对其宾语与谓语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虚词“的”根据词性可以分为助词、语气词、介词。“把”字句的宾语包括词语、短语以及特殊结构,其中词语分为代词、名词,短语分为偏正短语、联合短语,特殊结构为“单个名词+什么的”。“把”字句的谓语包括单一谓语与非单一谓语。第四章《燕京妇语》的编写研究。主要对《燕京妇语》的整体编写与文化要素编写进行研究。前者集中于原则、篇幅、话题、特点,后者集中于分类、特点。研究认为,教材整体编写具有反映时代特征、口语化色彩强烈、话题涉及面广等特点,文化要素编写具有代表主要文化特征、针对特定女性对象、对应教材语言内容等特点。第五章《燕京妇语》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一方面是对课堂教学的启示,如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对象明确,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课堂教学完善、课外活动多样。另一方面是对教材编写的启示,如话题选择应广泛且恰当、篇幅设置应渐进且灵活、配套跟进应及时且适量。最后是一些不足之处,如缺少单独的语音系统、无法开展汉字教学等。结语。对本文整体研究进行总结,包括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研究的主要创新以及未来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