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泰国曼谷公立小学
华文小学
汉语教学
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摘要:
泰国各类小学依据校情社情,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层面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形成各自的特色。其中公立小学中泰双语班和私立华文小学的教学模式颇具代表性。
公立小学中泰双语班采用学科型汉语教学模式,汉语教材使用《开开汉语》,华文小学则选用《汉语》。两种教材的词汇选取都体现了基础性和实用性特点;编写体例上,每课都分为课文、生词、扩展等部分;中华文化知识的量和面,后者多于大于前者;课后练习题型差别不大,前者相对更偏于汉式教学练习。在教学模式上,两校均根据教材和学生水平自由采用教学模式,前期都是认知型听说读写教学模式。在语言要素教学上,公立小学中泰双语班的语音和词汇教学更偏中式教育法,注重熟记和默写,华文小学偏向于交际应用。公立小学中泰双语班的语法教学多以泰语作为媒介语,采用语法翻译法。华小更注重结合目的语汉语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对于汉字,公立小学中泰双语班倾向于以字为本,而华小倾向于以词为本。在课文教学上,情景法最为常用,公立小学中泰双语班偏向于任务型,华文小学侧重灵活处理课文中大量出现的中国元素,突出文化趣味性。在课后练习上,都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华文小学的练习题难度略高一些。
由于办学性质、使用教材、本土教师与中国教师比例的不同,公立小学中泰双语班与华文小学在汉语教学的内容、方法上存在一定差异,各有特色。通过对比,得到一些教学启示。学校层面,教材的选取应结合学校实际,适应学生程度,选用泰国教育部推荐教材;教材内容应本着本土化定制原则,既要适应泰国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又要符合当地的教学条件;应注意中泰两国语言与文化的对应性,语料选材生动有趣且多样化,词汇量均衡,中华文化知识简单易懂,课后练习题型题量适中,要便于精细化讲解。教师层面,应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课前导入以带动学生积极性为主,语音教学生动化,汉字教学强化听说读写并适度延伸,词汇教学注意量化延展,语法教学由简而繁并贯穿于篇章讲解之中,课文教学要深化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