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纠错反馈
汉语综合课
熟手教师
摘要:
近年来,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课堂话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问题,对教师话语纠错反馈的研究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偏误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教师对学生偏误的纠错反馈是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偏误,教师会采取不同的纠错反馈策略。合适的纠错反馈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语言偏误的修正,也有助于师生的课堂互动,形成良性的互动协商,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专门针对熟手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纠错反馈情况的研究较少,相比新手教师,熟手教师经验丰富,对纠错反馈策略选择、时机把握和引导学生修正等方面经验更为丰富。对熟手教师课堂纠错反馈的分析可以成为较为优秀的课堂样本,为新手教师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对外汉语熟手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堂观察法、课堂会话语料库研究、教师刺激性访谈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HSK汉语综合课纠错反馈不同策略的频率和分布情况,并对纠错反馈的修正效果和教师选择纠错反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针对不同偏误类型、不同水平班级,熟手教师选择的纠错反馈策略有不同的倾向,在应对语音偏误时,熟手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重述策略,在应对词汇、语法、语用和汉字偏误时,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引导策略。熟手教师在汉语综合课中除了运用六种基本的纠错反馈策略,还会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使用综合的多重反馈策略。熟手教师在不同水平班级中使用纠错反馈频率具有相似性。熟手教师的纠错反馈修正效果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从不同水平的班级来看,初级汉语综合课的修正率略高于中级汉语综合课;从不同的纠错反馈类型来看,除了明确纠正策略修正率较低之外,其余五种纠错反馈策略修正率均高于50%。从偏误类型来看,修正率最高的是语音偏误。熟手教师选择课堂纠错反馈策略的影响因素共有14个,可以分为学生、课堂、教师三个大类。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熟手教师进行纠错反馈的行为是一个动态有序的过程,教师会综合各种因素,并最终决定他们是否提供纠错反馈或提供哪种类型的纠错反馈。最后,根据所收集的课堂语料和教师访谈情况,以及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笔者对熟手教师纠错反馈使用情况的可取之处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对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创新点:1、对外汉语领域前人的研究多是针对不同水平的课堂或是具体国别,本研究选择熟手教师为研究对象,对熟手教师的课堂话语纠错反馈进行分析。2、将话轮的概念引入到纠错反馈的分类中,提出多重反馈可以分为单话轮多重反馈和多话轮多重反馈,并根据熟手教师的课堂实录构建出多重反馈的流程模型,可以帮助教师厘清多重反馈的交际过程。3、刺激性访谈多用于英语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纠错反馈研究中较少使用。本研究选用刺激性访谈的方式对熟手教师纠错反馈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可以为教师今后的纠错反馈决策提供更多的佐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