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言景观
国际中文教学
留学生
摘要:
语言景观作为语言学界、社会学界新兴的学术话题,近年来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已被证明可以运用到语言教学之中。它对于学习者的偶发性学习、语言意识、语用意识、多模态技能的培养等具有重要作用。来华留学生群体正处于目的语的环境当中,有充分接触语言景观的机会与条件,在课堂中,合理地利用语言景观资源,不仅可以促进留学生的语言学习与文化适应,还有助于留学生了解真实立体的中国。然而,以往的语言景观和国际中文教学结合研究较少,且多集中证明语言景观辅助教学的有效性或尝试提出教学设计,而忽略了语言景观辅助教学时应注意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等。因此,笔者以重庆市语言景观为例,分析语言景观语言文化特点,并接着探讨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应用于汉语课堂的相关问题,尝试进行教学设计,最后得出结论,并根据语言景观应用教学优缺点对语言景观应用教学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完善语言景观应用于国际中文教学的应用路径。全文的研究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选定的范围,笔者对重庆市语言景观进行考察,挖掘其中的语言文化特点。通过三个月的田野考察,共收集到839例语言景观素材,按照“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大标准及“店铺名”“指示类”“广告宣传”“警示提示”“横幅标语”五小标准进行分类。从总体面貌来看,重庆市语言景观形式多样,数量上以店铺名最多,指示类次之。从语言特点来看,语言景观呈现出多语言特征,且语言组合多以中英组合为主,不同类别的语言景观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此外,重庆市语言景观还体现出多种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从中找出语言点、文化点引入汉语课堂的适用性,并思考语言景观应用于国际中文的相关问题。根据现有的学科理论与知识,针对不同水平的教学对象,笔者提出具体的应用目标、应用原则、应用策略,并整理了可应用的内容,希望为语言景观应用于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填补空缺。在梳理好相关理论之后,笔者在第四章分别选取了《要一份宫保鸡丁》和《重庆市文明建设情况》主题文化实践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最后,结合上述研究,笔者对前文做出总结,并思考语言景观引入汉语课堂的优点与缺点,为具体的应用教学提供建议。语言景观的应用固然具有优势,但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树立语言景观应用的正确意识,接着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把控流程,最后反思研究,提升自我的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