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名词
偏误分析
俄罗斯学生
汉语教学
摘要:
名词主要用来指称人和事物,既可以指称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属性、性状等,是现代汉语词汇里数量最多的一类,也是汉语词汇教学的重点。在俄罗斯学生的产出话语中,名词的偏误率很高,具有广泛性和高频性。目前,学界研究俄罗斯学生汉语词汇偏误方面的文章不断丰富,但仅有少量篇幅涉及到名词偏误,不够全面系统,不利于对俄汉语词汇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本文结合中介语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基于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俄罗斯学生名词相关语料的收集筛选和数据的整理分析,考察了俄罗斯学生汉语名词的总体偏误情况,对偏误比例较高的名词误用和自造情况进行分类探讨,分析偏误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全文的具体章节以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理论及方法、语料来源。第二章是俄罗斯学生的汉语名词误用,从名词的词义偏误和句法偏误两个层面细化探讨其误用情况。词义偏误根据是否含有相同语素分类讨论,我们发现同素词居多,误用词与应用词往往理性义、词形、发音相近,差别之处涉及语义焦点、适用范围、组合搭配、程度轻重以及音节限制等。句法功能偏误分为词性误用和语序误用,词性误用中名动、名形混用居多,语序误用主要集中在句子次要成分上,即名词作状语和定语错序。第三章是俄罗斯学生的自造汉语名词。偏误类型主要从产生途径进行分类分析;偏误分布上,类比造词要远多于直译造词;偏误表现则与学生的母语背景紧密联系,呈现出特异性。第四章对俄罗斯学生汉语名词偏误原因进行概括分析,并从教学角度提出名词释义的建议。致误成因主要分为语际迁移、语内干扰和教材影响三方面,语际迁移又从语法迁移和语义迁移两个角度分别阐述。语法迁移是汉俄名词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语义迁移主要是“同译词”和母语一词多义对应的汉语词上,发生词义误推;教材部分基于某俄文版汉语教材中生词的俄文注释,笔者发现部分名词存在俄语注释与汉语注释意义不完全对应和脱离语境的注释冗余现象。教学建议部分从汉语名词释义需遵循的原则和实际教学方法两方面展开,原则有理据简明原则、更新原则和文化原则,方法从翻译法、语素法和语境法对俄罗斯学生的名词教学分别展开讨论。第五章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