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
反馈语
会话分析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
反馈语是会话中的常见现象,在汉语交际中主要用于维持会话的连贯性,以此促进会话的顺利进行,因此,反馈语是会话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反馈语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拟对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使用反馈语的情况展开调查研究。
本文通过梳理大量国内外有关“反馈语”的相关研究,结合会话分析理论,以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非正式会谈》作为语料来源,利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语料转写与数据分析,通过与汉语母语者的对比,剖析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反馈语在类型分布、功能以及出现位置的特点,以及类型、功能、出现位置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分析结论,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提高反馈语使用水平的教学建议。
通过语料的量化分析,以及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反馈语情况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与汉语母语者相比,高级水平汉语学习者所使用的反馈语在整体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反馈效果有待加强,主要特点如下:主要使用语气词和实词,合作完成类反馈语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汉语母语者,使用形式较为单一,反馈语词汇量匮乏,汉语知识储备量较低;三类功能的使用占比差异较大,过多进行态度的反馈,忽视说话人的会话地位,容易引起抢夺话轮的误会;反馈语过多出现于调位中的位置,存在忽视礼貌原则的现象;反馈语的类型选择随意,较少考虑话轮完整性,不利于会话的顺利进行。
针对以上发现,论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拟定了教学建议:教学内容上,建议强化反馈语教学、加强词汇文化教学、选用真实的口语语料;教学方法上,建议进行针对性讲解与训练、开展课堂情景式教学、适当采用任务式教学。论文希望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反馈语教学的重视,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反馈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