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产加工类动词
语义结构分析
选择限制机制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
生产加工类动词作为动词的语义范畴之一,用来表示自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生产、加工活动,由于这类动词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因而它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动词语义类型。不同生产加工类动词具有其特定的语义结构,分析其语义结构并揭示相关语义特征,是精确解释词义的基础,也是科学地设计教学、训练方法的先决条件。本论文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生产加工类动词为研究对象,以词的语义结构分析理论以及词语组合的选择限制理论为基础,从语义学的角度对生产加工类动词的使用以及搭配的语义逻辑性进行探讨,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教材中生产加工类动词的分布情况,提出有关教材编写、教师教学以及汉语学习者学习方面的教学建议,整理出具有一定教学运用价值的生产加工类动词的教学例句设计。运用词的语义结构分析理论与选择限制理论来探究生产加工类动词的产生机制与搭配机制,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加工类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希望能够为生产加工类动词的教学提供参考。本论文将《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词汇等级表》作为选词依据,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为释义依据,对《发展汉语》口语教材中的生产加工类动词进行了调查,并结合调查分析提出了关于生产加工类动词的教学建议。具体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对已有生产加工类动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对本论文研究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主要包括词的语义结构分析理论、词语搭配的选择限制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后文分析生产加工类动词语义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汉语生产加工类动词语义逻辑机制进行了阐释,对生产加工类动词内部的语义结构、语义特征进行了剖析,对语义结构逻辑图式进行了描写。第四部分从句法层面上分析了生产加工类动词。研究这类动词的句法分布,并考察了生产加工类动词在《发展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使用情况;考察了生产加工类动词对组合成分的选择限制条件。第五部分,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并结合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针对教师教学、教材编写和汉语学习者学习,提出了一些关于生产加工类动词教学建议。第六部分结语,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重点突出本论文的创新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