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同形符联绵词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偏误
实践应用
摘要:
汉语词汇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词——联绵词,研究联绵词是研究汉语词汇的重要一环。同时,同部首词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单纯词中的联绵词,联绵词在形成过程中都可能有过从异部首字构成到由同部首字构成过渡的历程。同形符联绵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新领域。本文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收录的595个联绵词,再参照《新HSK大纲词汇》、《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选取了共8个同形符联绵词(“伶俐”“徘徊”“寂寞”“活泼”“灿烂”“挣扎”“嘱咐”“慷慨”)作为研究对象,将同形符联绵词与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联绵词进行了词源探讨。从联绵词的定义、联绵词的个体研究、联绵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三方面归纳总结前人的研究。
第二章为《大纲》中同形符联绵词考察分析,该部分按照历史考证法,对本文所选8类形符的同形符联绵词进行考辨。分别是形符为“亻”的联绵词考辨(“伶俐”)、形符为“彳”的联绵词考辨(“徘徊”)、形符为“宀”的联绵词考辨(“寂寞”)、形符为“氵”的联绵词考辨(“活泼”)、形符为“火”的联绵词考辨(“灿烂”)、形符为“扌”的联绵词考辨(“挣扎”)、形符为“口”的联绵词考辨(“嘱咐”)、形符为“忄”的联绵词考辨(“慷慨”)。并且,该部分探究了每一类同形符联绵词的形符义、词义、形符义和词义之间的联系,通过梳理同形符联绵词的词义演变,探究同形符联绵词形符的词义概括功能。
第三章为同形符联绵词偏误分析,本章对第二章示例的《大纲》中的同形符联绵词展开偏误调查分析,结合全球中介语语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的偏误情况,分析偏误类型,包括词语误用、错字别字、词语多余和搭配不当等。从教师、教材、学生三方面探讨了偏误产生的原因。通过偏误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同形符联绵词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和问题,为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
第四章结合同形符联绵词习得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留学生习得情况,挑选问卷中留学生反馈多的难理解的词——“徘徊”,结合前文对该词的词义分析、偏误分析,设计了一则教学案例。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了同形符联绵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并根据教案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了同形符联绵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教训。
在结语部分,强调了同形符联绵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它面对的挑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期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