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教学
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州
教材问题
教师教学
摘要:
哈萨克斯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合作的快速发展凸显了培养精通汉语并熟悉中国文化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必要性。本研究重点分析了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两所重点大学: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和哈萨克斯坦阿布莱汗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的汉语教学现状。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首先详细介绍了阿拉木图地区两所大学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历史背景,学科设置以及汉语教学的相关资源和特色。随后,基于对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教师所进行的调查数据,全面分析了阿拉木图地区这两所大学的学生情况、教师情况、教材情况。
第三章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从教学机构、学生、教师和教材方面,详细阐述了阿拉木图地区汉语教学的主要问题。首先,学生的缺乏与汉语母语者交流的机会,缺少课外实践课程。同时,缺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互动活动。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口语能力提升困难,主要原因是汉语发音与哈萨克语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复合元音的发音方面。同时,词汇积累不足,对同义词和多义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影响了表达能力。在教师教学方面,过度依赖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口语和听力训练方面存在不足。在教材选用方面,现有汉语教材缺乏本土化,大部分教材由中国作者编写,未能充分考虑哈萨克斯坦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且教材价格贵,部分学生需借助英语翻译学习,进一步增加了学习难度。
第四章提出改进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汉语教学的建议。为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建议组织语言交流俱乐部、举办实践活动、邀请母语者授课,并采用互动式教学。针对口语学习困难,强调加强语音训练和优化词汇学习。教材方面,建议加强教材本土化的建设,融入中哈文化元素,以提升学习兴趣和跨文化理解。
第五章归纳了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现状的了解,并为今后哈萨克斯坦汉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