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三一语法”理论
“把”字句
教学研究
摘要:
“把”字句作为现代汉语重要的句式之一,理论语法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仍然是汉语学习者习得的难点和重点,学习者经常不知道何时用,在哪儿用;同时,尽管对外汉语教师对“把”字句的语法特点都掌握以至纯熟后,也存在怎么教的困惑。因此,为了提升“把”字句的教学效果,我们有必要不断地借鉴新的二语教学理念和汉语本体语法研究的最新成果,以促进“把”字句教学语法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实践。“三一语法”理论作为一种新颖的、独特的“三位一体”二语教学语法体系以当代语言学、语言习得与教学为依托,立足于汉语二语教学现状,将语言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维度(形式结构、功能作用、典型语境)进行整合,并用以指导二语教学活动,该理论可以有效解决“把”字句“何时用”“在哪儿用”的问题。目前鉴于该理论的相关研究较少,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三一语法”为理论基础,将“把”字句教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教学语法、汉语学习者习得以及教师教学三个角度对“把”字句进行研究。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在归纳总结“把”字句和“三一语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等。
第二章建立133万余字的《家有儿女》情景剧母语者语料库,对母语者语料中2717例“把”字句进行系统考察,结合本体研究的成果从“三一语法”理论的三维角度构建“把”字句的教学语法。从母语者语料中归纳出动补式、动体式等四大类十三小类不同形式结构的“把”字句,从表达功能和交际功能两个方面概括出“把”字句的十一类功能作用,并统计分析“把”字句使用的高频语境,按照“把”字句在《国际中文教育等级标准》中的分类标准,构建“形—功—境”三维一体的教学语法手册。
第三章从汉语学习者“学”的角度出发,借助全球中介语语料库对汉语学习者“把”字句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对比分析汉语学习者与母语者的“把”字句使用情况,发现二者在“把”字句个别句式的使用上有较大差异;其次,对语料库中检索到的语料进行偏误用例考察,归纳了学习者“把”字句的两大偏误类型即句式构成成分和句式结构选择层面的偏误。
第四章从教师“教”的角度入手,选择慕课、微课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语境三方面具体探讨“把”字句的教学情况,发现慕课侧重于对“把”字句结构的精讲,操练环节较少;而微课的结构较为完整。在教学方法上,绝大多数课程能够在不同环节运用多种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语境方面,研究发现语境较为单一,多是位移类、关系转移类、同质类“把”字句的典型语境;大部分的教学语境满足典型性、日常生活体验性、课堂模拟性等要求。
第五章根据教学语法研究、习得研究和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对“把”字句教学从形式、功能、语境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为进一步促进“把”字句教学提供思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