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文化教学微课
教学设计
教学呈现
摘要:
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实现数字化转型是推进其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路。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在线学习形式,凭借其灵活性、便捷性、高效性,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数字化教学实践的平台,也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微课教学资源建设正蓬勃发展,语言要素类微课教学资源尤其丰富,在已成功举办的四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中占主导地位,学界对其关注度更高,相比之下文化类数字资源规模较小,但文化类微课作品呈持续上升趋势,一大批优秀文化类作品涌现出来,这给本文留下了足够的研究空间。
本文以第五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中的99个文化类获奖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容与形式两个维度出发对样本作品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呈现做具体分析。其目的在于呈现不同课型微课设计的共性与个性,总结出获奖文化类微课教学设计与呈现的现状,进而结合专家评语得到文化类微课设计与呈现相关的教学启示,以期为国际中文文化类微课的制作提供参考,提高文化教学资源质量。
本文对获奖样本的教学设计进行考察分析,包括教学前期要素、教学环节、应用课程三个方面,研究发现:(1)单一及系列作品基本都能根据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但也存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不重视跨文化意识目标,缺乏面向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的文化微课作品的问题。(2)文化导入与讲解是两种课型都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3)系列微课的应用效用更强,但整体存在重微课竞赛,轻教学应用的现象。对获奖样本的教学呈现进行考察分析,包括课件与视频制作两个方面,研究发现:(1)参赛者能灵活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但多媒体资源良莠不齐。(2)致力于探索微课互动的有效方式,增强文化体验感,凸显文化教学的独特性。(3)注意到了国际中文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设置多语种字幕。
本研究对于文化类微课教学的启示如下。教学设计方面:(1)建构有意义的微课情境设计,加强微课前期要素分析,精准化定位学习者学习需求,体现文化教学特色。(2)建构有意义的微课互动设计,促进内容互动、人际互动、界面互动。(3)牢牢把握“微”的特点,但教学环节之间应连贯、完整,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评价反馈意识。(4)对应用课程进行增量提质,发挥微课的实际效用。教学呈现方面:(1)优化用户体验的界面设计,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注重多媒体资源质量。(2)合理选用微课制作手段,提升教师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