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来”
“一直”
对外汉语教学
偏误分析
摘要:
“从来”和“一直”是汉语二语学习者易混淆的一组时间副词,在学习的过程中频频出现混用现象。本研究以大量语料分析为基础,旨在从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语用分布针对两个词展开多维度的比较,为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另外,本研究以真实语料为基础展开偏误分析,最后提出了可行性的教学方案设计建议,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师和汉语二语学习者提供理论支持。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本章旨在阐述本研究的缘起与重要性,概述目前学术界对于相关议题的研究现状,并确立本研究所采纳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同时,说明语料来源,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在梳理前人有关持续性时间副词的研究成果后,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研究方向。
第二章是时间副词“从来”和“一直”的本体研究。在这一章节中,基于三个平面理论,对“从来”和“一直”这两个持续性时间副词进行了深入的本体研究。首先,从语义层面出发,分析二者在描述时间持续性时的共性与差异;其次,在句法功能上,探讨它们在不同句法位置上的表现,以及它们与时间词、动态助词和趋向动词的共现情况;最后,从语用角度出发,揭示二者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特点与语用功能。
第三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汉语二语学习者问卷调查,依据真实语料针对当前学生学习“从来”与“一直”的过程中学习现状和问题等展开偏误统计分析。从两个词的对比来看,“从来”的偏误率更高;从国别层面而言,韩国学生在“从来”偏误率高于日本学生,日本学生在“一直”的偏误率要高于韩国学生。经过对HSK中偏误语料的统计,总结出偏误类型主要有误代、误加、错序和遗漏四种;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统计,总结出二语学习者对“从来”和“一直”存在偏误的几种情形。
第四章分析二者出现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近义时间副词“从来”“一直”自身的影响、教材和工具书的影响以及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负迁移的共同影响。
第五章二语教学建议: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辨析教学,可针对语际对比,同时也可通过母语与中介语之间进行对比,同时还可借助于目的语中相似知识点展开对比;注重情境教学,多对学生进行引导;有意地让学生识记固定搭配,这能够有效地避免偏误。最后,依据研究结论进行了教学设计,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服务。
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指出不足,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