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气词“呢”
语义镜像法
语义功能
语言对比
教学启示
摘要:
语气词“呢”意义空灵,用法灵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项教学难点。目前已有学者对语气词“呢”的语义功能进行研究,但因研究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研究结论还未形成一个定论。Dyvik,Helge(2002)提出的“语义镜像法”,认为在单一语言下看似一致的语句翻译到其他语言中去,其语义和语用就会清晰地显示出来。因此本文以语气词“呢”作为研究对象,以“语义镜像法”为研究方法对语气词“呢”的语义功能进行详细的研究,得出语义类型及比例后利用类型学的理论判断汉语语气词“呢”的类型学特征,最后运用中介语语料库进行印证,并根据学习难点提出教学建议。
本文根据语义镜像法的分析步骤以及相关的验证分析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集中介绍目前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内容、方法、语料等相关问题。
第一章基于语料库确定对译泰语词,并结合相关的中外文献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对译泰语词的语义和用法进行分析,确定对译泰语词的语义功能。
第二章至第三章运用语义镜像法结合对译泰语词的语义情况,分析汉语语气词“呢”的语义功能,初步确定语气词“呢”的语义类型;并将对译泰语词翻译到汉语中译成“呢”的回译情况进行回译验证分析,分析各个对译泰语词在不同句型下的回译情况来印证在对译分析时得出来的各个语义。
第四章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汉语语气词“呢”与泰语相应语气词对译回译的比例来确定“呢”的语义特征;再结合语言类型学理论来确定“呢”的语义特征的无标记性和有标记性。
第五章根据泰语母语者汉语中介语“呢”的习得情况来印证“呢”的语义类型特征。根据周小兵(2004:105)关于无标记/弱标记性特征先于有标记/强标记性特征习得,即汉语语气词的功能共性往往容易习得,个性不易习得的研究结论,本文综合采用泰国留学生中介语语料,调查得出学生对各语义的习得情况,根据习得情况进行验证。
第六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研究得出的“呢”的语义类型特征指导教学实践,提出相关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