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法律汉语
职业汉语教学
案例教学
教学资源转化
摘要: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汉语学习者的数量持续增长,其中以汉语为职业用语的跨国工作者的需求最为突出,因此将国际中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并推广至海外,培养具备中文技能的职业型人才,展现出巨大的教育发展潜力。优秀法律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一带一路”法律实务纠纷数量的迅速增长,因此培养一批优秀的基层法律汉语教学者和从业者,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一带一路”和职业汉语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并且表现出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法律汉语教学,对教学资源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缺失,旨在能够找到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法律汉语的发展。案例教学的核心是将选取的案例进行改编,从而转化为所需教学材料,并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就目前来看,一方面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仍占主导,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发展仍不成熟,案例资源稀缺和不完善限制了案例在教学中的使用。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可以降低教学难度,贴近现实,从而达到职业汉语教学的目的。
本研究以“一带一路”法律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与教学研究同步,法学与教育学交叉,采用需求分析理论对法律汉语案例教学的必要性进行阐述说明,并运用建构主义和案例教学法等相关理论对案例的选取和教学上的改编进行研究,从而探索法律与教学案例的深层联系,为法律汉语案例教学的构建带来一些思考,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法律汉语教学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基于这一研究思路,首先概述本文研究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内容,并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为下文的开展做铺垫。接下来阐述法律汉语的发展和需求,讨论其开发的必要性,并收集大量资料,从司法实践和法律实务着手,确定出本文案例选取的标准,从而挑选出适合向法律汉语教学转化的案例材料。然后对选取的案例进行转化开发,根据其特点确定教学上的转化原则,形成相关示范案例。最后讨论转化后的法律汉语案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为法律行业的教学者或教学组织、机构提供教学参考,并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意义,依据以上内容提出建议、反思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