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学习型字典
《汉教字典(草案)》
字典编纂
优化研究
摘要:
字典的意义在于向人们介绍汉字的音、形、义,以及该字的构词、造句等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字,人们对字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获取汉字的基本信息外,有的读者还希望通过查字典了解到汉字的起源、文化和常见的错误用法等,通用型汉语字典简单的释义和组词功能已逐渐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汉语学习型字典应运而生,它以读者为中心,更注重指导读者如何正确使用汉语,对汉字各个方面的解析更加全面和深入。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市面上比较典型的汉语学习型字典,分析现有汉语学习型字典的优缺点,再以《汉语教学常用字字典(草案)》(以下简称《汉教字典(草案)》)为新型汉语学习型字典的代表,将其与现有的三本汉语学习型字典(《现代汉语字典》《新华大字典》和《彩图版汉语大字典》)进行对比,阐述汉语学习型字典编纂的优化实践。同时,本文还对来自国内和美国的首批使用过《汉教字典(草案)》的150名汉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更好地探讨编纂一本好的汉语学习型字典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可以改善的措施。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研究: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并对学习型字典的编纂现状作了综述回顾,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意义、方法和创新点。
第二章对现有汉语学习型字典进行评估,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和典型的三部汉语学习型字典,然后总结了汉语学习型字典编纂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这三部字典的优点和不足。
第三章将《汉教字典(草案)》与第二章里介绍的三部字典在内容上进行了对比,暂且以《汉教字典(草案)》为新型汉语学习型字典的代表,将其创新点看作汉语学习型字典编纂的优化实践,从索引、音、形、义、构字和辨析这六个方面进行优化实践的阐述。
第四章为《汉教字典(草案)》的首批读者设计了使用体验的问卷调查,旨在用一线汉语教师的实际评价来验证第三章所提到的《汉教字典(草案)》的创新点。同时,这一调查也为第四章提出该字典存在的不足和可改进之处做了铺垫。
第五章先描述了作为新型汉语学习型字典,《汉教字典(草案)》仍存在的问题,即可以改善的空间;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尝试设计了《汉教字典(草案)》进一步优化的策略。
第六章为结语。对汉语学习型字典的编纂策略和方向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