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构成
优势毒株
肠道病毒
摘要: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水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布特征,为天水市手足口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24年天水市各县(区)送检的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标本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VA16)、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和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核酸检测,对检测结果整理分析。结果2010-2024年共检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标本2046份,肠道病毒通用型阳性样本1391份、阳性率67.99%,不同年度(χ^(2)=204.314)、月份(χ^(2)=369.643)、年龄(χ^(2)=91.932)、地区(χ^(2)=34.252)的肠道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7年CVA16和EV-A71为优势病原体,2018年后EV-A71大幅度减少,而CVA6为优势病原体,总体以CVA16为优势病原体,各优势病原体交替流行。病原体分布有明显季节性流行特征,且全年出现2个发病高峰期,5-7月为主高峰期,以CVA16为主;9-11月为次高峰期,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病原体主要分布在1~5岁组,且1~3岁幼儿病原体检出最高;0~3岁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3岁以上以CVA16为主。病原体分布有一定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在秦州区、甘谷县、麦积区和武山县,其中武山县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秦州区、甘谷县和武山县以CVA16为主,其他县(区)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而不同性别和城乡的病原体构成和检出率趋势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0—2024年天水市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和优势毒株在不同年份、月份、县(区)、年龄、性别和城乡区域呈动态变化,且非CVA16和EV-A71肠道病毒构成不断增加;应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及时掌握手足口病病原变化特征,以防控手足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