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儿童
健康宣教
疫苗接种
风险
摘要:
目的分析2014—2023年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为当地制订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4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手足口病报告病例资料,整理病原学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4—2023年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696例,年发病数总体呈“高-低-高-低”波动特点;发病呈双峰分布,主高峰为5—7月,占比53.69%(6816/12696),次高峰为9—11月,占比26.42%(3354/12696);男女性别比为1.27∶1;0~4岁儿童发病最多,占比86.74%(11013/12696);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为主要发病群体,分别占比75.96%(9644/12696)、18.73%(2378/12696)、3.39%(430/12696)。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阳性402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 A16)、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比10.70%(43/402)、15.42%(62/402)、73.88%(297/402),10年间其他肠道病毒均为优势毒株。不同年份病原构成比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84,P<0.05)。结论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所在地区应将0~4岁儿童作为手足口病防控重点人群,持续做好手足口病健康宣教,加强流行季节预防应对,强化托幼机构防控管理;提高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手足口病发病与传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