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圆形分布法
气象因素
预测模型
摘要:
[目的]分析2014-2017年昭通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基于气象因素建立手足口病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昭通市各级医疗机构依法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昭通市各县区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收集昭通市2014-2017年的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降水、日平均湿度、日平均风级、日平均云量等气象数据。利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分析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利用Mapinfo分析手足口病空间分布情况,利用哈佛疾病风险指数模型建立手足口病流行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评价模型。[结果]昭通市2014-2017年共报告手足口病6661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8.74/10万、18.02/10万、50.71/10万、25.77/10万,年度间呈交替波动,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日是5月16日,四年间高峰期在3月10日-7月25日之间,流行期在1月4日-9月29日之间。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7.00%,其中发病主要集中在1岁组和2岁组分别占37.11%,25.57%。发病有较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主要集中在昭阳区和水富县。病原体以EV-A71、CV-A16为主,2014-2017年间两者交替成为优势毒株,EV-A71和CV-A16主要分布在5月份,EV-A71毒株优于CV-A16。EV-A71型手足口病有较强的季节性M值为0.86,发病高峰日是5月10日,高峰期分别为4月21日-6月1日,流行期为4月1日-6月21日。四年间不同地区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型的优势毒株不断发生变化;也存在其它肠道病毒(EV)构成上升的现象。影响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为日平均气温(0R=5.28)、日平均湿度(0R=1.33)、日平均降水(OR=0.60)、日平均风级(OR=0.72)。手足口病平均危险分值9.14分,危险指数(RI)为2.19,属于较高危疫情。基于气象因素制定了昭通市手足口病风险预测模型,RI=RS温度+RS降水+RS风级+RS湿度/P温度RS温度+P降水RS降水+P风级RS风级+P湿度RS湿度并进行可视化,应用红色表示风险极高,橙色表示风险高,黄色表示风险中等,绿色表示风险底。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4。[结论]昭通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是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地区如昭阳区和水富县,同时要加强各地区的风险评估,监测和预警。防控关键期在2-11月,病例高峰期是3-7月,次高峰是11月。重点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基于主要气象因素,建立昭通市手足口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完善手足口病预警预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