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炎琥宁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摘要: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在治疗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患儿中的应用及对患儿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接诊的107例HFMD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联合组(57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种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免疫测谱法半定量法测定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3.871,P<0.05).联合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25、4.139、5.326、6.148、5.081,P值均<0.05).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21、6.213、4.110、4.289,P值均<0.05).联合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补体C3、补体C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08、31.659、5.963、12.718,P值均<0.05).联合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00%,略低于对照组的10.00%,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后,HFMD患儿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减少,临床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