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摘要:
目的手足口病发病率高,并且易交叉感染,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本研究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手足口病关系以及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分析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快速准确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1-01-2018-11-01广饶县大码头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92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两组,即重症组(39例)和普通组(53例)。另选取同院同期行正常体检儿童46名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3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检测结果。结果重症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和WBC检测结果分别为(64.24±13.44)mg/dL、(22.45±5.38)ng/mL和(15.20±4.16)×10^9 L^-1,普通组分别为(25.40±6.78)mg/dL、(5.10±1.26)ng/mL和(11.66±3.53)×10^9 L^-1,均高于对照组的(0.26±0.09)mg/dL、(0.20±0.07)ng/mL和(6.86±1.43)×10^9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其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0和4.35%,低于普通组的35.85%、62.26%和74.58%以及重症组的56.41%、76.92%和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和WBC检测结果分别为(3.23±0.88)ng/mL、(8.56±2.50)mg/dL和(9.52±2.67)×10^9 L^-1,均低于治疗前的(12.43±3.00)ng/mL、(41.80±9.53)mg/dL和(13.16±3.80)×10^9 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和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治疗后水平降低。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手足口病检测阳性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