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皮质醇
重症
危重症
手足口病
病情
摘要:
目的探讨对重症以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进行病情以及预后评估期间皮质醇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以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实验对象;依据病情表现,分为A1组(15例重症组)以及A2组(危重症组105例);在患者出院时,依据患者后遗症出现情况,分为B1组(无后遗症组105例)以及B2组(后遗症组15组)。对所有手足口病患儿于临床展开血清血糖水平检测,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完成;展开ACTH(促肾上皮质激素)水平以及COR(血清皮质醇)水平检测,利用化学发光检测法完成;最终就系列结果展开对比。结果A1组平均年龄为(23.90±12.19)月,机械通气时间为(0.00±0.00)d,住院时间为(4.19±0.72)d;A2组平均年龄为(19.79±4.69)月,机械通气时间为(2.75±2.15)d,住院时间为(9.76±4.02)d;A1组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大于A2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7,P<0.05);A1组手足口病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2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6,5.335,P<0.05);A1组手足口病患儿血糖水平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5,P>0.05);A1组手足口病患儿ACTH水平以及COR水平小于A2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2,10.157,P<0.05);B1组手足口病患儿ACTH水平以及COR水平小于B2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7,4.131,P<0.05)。结论同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比较,危重症患儿的ACTH水平以及COR水平呈现出显著增加,使得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所延长,从而证明对重症以及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ACTH水平以及COR水平检测的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