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调查
核酸检测
病原学分析
肠道病毒
摘要:
目的:探究2017至2018年惠州市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惠州市200例HFM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儿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CHEV)、肠道病毒71(EV71)型、柯萨奇病毒A组(CoxA)16型核酸检测,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结果:200例HFMD患儿中,年龄最大10岁,最小32 d,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共有157例,占比78.50%;其次是4~6岁患儿,共有29例,占比14.5%。男性患儿122例,女性患儿78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56∶1;2017至2018年报告发病数基本维持平衡,四季均有分布,从4月份发病率开始升高,2017年7月份达到高峰,2018年6月份达到高峰,8月后发病率开始降低,10~12月份略有升高;5个县区中,200例HFMD患儿分布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惠东县(32.50%)>龙门县(28.50%)>博罗县(15.00%)>惠阳区(13.50%)>惠城区(10.50%);病例类型主要轻症病例,占比89.50%;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主要为EV71感染,共174例,占比87.00%,CoxA16感染者21例,占比10.50%,其他肠道病毒感染者5例,占比2.50%;200例HFMD患儿中,168例患儿接种EV71疫苗,占比84.00%,均为轻症患儿,其他32例未接种患儿中21例重症患儿。结论:2017至2018年惠州市HFMD患儿主要为1~5岁患儿,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每年高发时间段为4~7月,主城区发病患儿较少,主要感染类型为EV71,接种EV71疫苗者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的重症HFMD,有助于减轻患儿病情,应继续做好EV71疫苗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