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
病原学
摘要:
【目的】了解2009—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手足口病病例的个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人群特征、时空分布、病原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结果】2009—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手足口病累计报告66198例,其中重症病例377例(重症率为0.57%),死亡3例(重症病死率为0.80%)。男性高于女性(1.5∶1);≤5岁的儿童占全部病例的88.91%,以散居儿童(55.80%)和幼托儿童(35.62%)为主,占总病例的91.42%。发病率呈周期性变化趋势,低发年和高发年交替出现,4—7月为高峰期,10—12月有时会出现较明显的小高峰。平均发病率的高低与托幼机构的分布类似,重症病例的分布也与托幼机构的分布一致。2009—2020年,通过时空扫描分析发现3个聚集区,分别位于吴泾镇、华漕镇和莘庄镇。普通病例EV71型占比总体呈递减趋势,至2019年降为0;CoxA6所占比例呈逐年递增,至2020年达到75.00%,成为近几年的优势病原;重症病例数从2010年开始逐年递减,优势病原为EV71(平均占比90.03%)。【结论】上海市闵行区手足口病发病率自2014年后呈下降趋势,普通病例优势病原由EV71转变为CoxA6,重症病例的优势病原依然为EV71。疫情存在时空聚集性,应加强对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发病聚集时间和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坚持开展监测手足口病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