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生化汤加减
血瘀型
芬吗通
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生化汤加减对血瘀型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治疗作用,为临床运用中医治疗宫腔粘连提供参考。
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中山市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患者中,筛选出年龄在20-40岁,符合血瘀型中医辨证且有生育要求,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of Uterine Adhesion,TCRA)+COOK球囊支架置入术的268例患者,按照术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N=138,中度粘连88例,重度粘连50例)):术后第1天即开始服用芬吗通(2/10,红片内含雌二醇2mg,黄片内含雌二醇2mg和地屈孕酮10mg),每天1片,先红片再黄片,按顺序连服28天,期间不停药,连续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N=130,中度粘连73例,重度粘连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方剂生化汤加减口服,术后第1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500ml水煎成300ml,分袋包装,每袋150ml,早晚饭后服,连续14天,第2、3个周期与芬吗通红片同步服用,连服14天。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返院妇科门诊行COOK球囊支架取出,第4个周期月经干净后3-5天返院行宫腔镜二探检查术,在第4个周期的第18-23天返院超声科复查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追踪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用药治疗结束后的月经情况、子宫内膜厚度、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FertilitySociety,AFS)评分、宫腔恢复率以及用药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的妊娠情况,将所得数据归纳整理,通过统计软件SPASS25.0处理,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IUA患者年龄分布在20-40岁,其中治疗组130例患者,年龄均值31.42±4.322岁;对照组138例患者,年龄均值31.8±4.854岁。术前两组IUA患者宫腔操作次数主要集中在1-3次(包括人流、清宫、产后刮宫等),治疗组宫腔操作次数均值在2.28±1.239次,对照组宫腔操作次数均值2.44±1.208次。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宫腔操作次数、宫腔粘连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提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月经变化情况比较:通过月经积分评估月经情况。术前中度组中,治疗组月经积分15.07±4.866分,对照组月经积分14.18±3.855分,两组患者月经积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中,治疗组月经积分18.74±3.287分,对照组月经积分18.40±2.799分,两组患者月经积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中度组中,治疗组月经平均积分为5.67±2.135分,对照组为6.52±2.068分,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积分均下降,治疗后两组月经积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中,治疗组月经平均积分为8.56±1.680分,对照组为9.80±2.070分,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积分均下降,治疗后两组月经积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术前中度组中,治疗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4.748±1.419mm,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5.158±1.530mm,两组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前重度组中,治疗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4.728±1.210mm,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4.306±1.136mm,两组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中度组中,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为6.544±0.75mm,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为6.203±0.970mm,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厚,治疗后两组内膜厚度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重度组中,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为7.205±1.076mm,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为7.192±1.007mm,治疗后两组内膜厚度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评分比较:治疗前,中度组中,治疗组AFS评分6.62±0.952分,对照组6.61±0.964分,两组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中,治疗组AFS评分10.60±0.923分,对照组10.36±0.776分,两组数据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度组中,两组AF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平均评分为1.56±1.374分,对照组平均评分为2.24±1.900分,治疗后两组AF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中,两组AFS评分均下降,治疗组平均评分为3.7±1.267分,对照组平均评分为4.44±1.264分,治疗后两组AF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5.宫腔恢复率比较: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