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中西医结合
三维彩超
宫内膜厚度
宫内膜血流
摘要:
目的:(1)通过比较三维超声指标及宫腔镜检查指标分别建立活产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探索能运用于评价宫腔粘连预后评估的更佳预测模型及预测指标。(2)探讨应用三维超声评估宫腔粘连患者(IUAs)术后采用全国名中医尤昭玲教授的中药养膜治疗效果。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确诊并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IUA患者668名作为建模集,采集患者一般信息、术后三维超声指标、末次宫腔镜复查情况,根据妊娠结局是否活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三维超声预测活产模型和宫腔镜预测活产模型。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比较两个预测模型的性能。前瞻性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的426名IUA患者作为验证集,对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2)回顾性分析232例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使用中药分为两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没有使用中药(对照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中药(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超声指标,初次手术和手术复查时的宫腔情况,术后经量恢复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1)建模集中有242名IUA患者(n=668)活产,验证集中150名IUA(n=426)活产。与活产相关的指标有:年龄、怀孕次数、活产次数、流产次数、人流清宫次数、宫腔粘连分离史、内膜厚度、双侧宫角距离、内膜回声、缩窄部位、内膜缺失部位、双侧输卵管口、子宫内膜血流、子宫内膜蠕动性、宫深、AFS评分、宫腔镜下双侧输卵口可见度、镜下宫腔紧缩部位(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三维超声特征中有意义的变量如下:活产组子宫内膜厚度更厚、活产组子宫内膜回声更均匀、活产组瘢痕收缩的节段主要发生在子宫腔下部区域、非活产组子宫内膜组织的缺失主要在子宫底、非活产组双侧不可见输卵管口的数量更多(P<0.05)。宫腔镜指标中有意义的变量如下:非活产组双侧不可见输卵管口的数量更多、非活产组AFS评分更高(P<0.05)。(3)建模集和验证集中基于三维超声特征的预测模型AUC分别为0.8506和0.8963,优于基于宫腔镜特征的预测模型(AUC分别为0.7279和0.7666),AUC比较P<0.0001。(4)根据患者术后是否使用中药进行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腔镜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药治疗后,两组超声指标(宫内膜厚度、宫腔整体回声、宫内膜血流)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超声指标(宫内膜回声、宫内膜连续性、内膜肌层结合带回声、宫内膜蠕动、双侧宫角距离、Ⅲ线、子宫活动度)及宫腔镜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6)中药治疗后,研究组月经量恢复情况更好(P<0.05);是否使用中药是影响IUA患者活产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且使用了中药的患者发生活产的概率是未使用中药的患者发生活产概率的10.652倍(P<0.05)。结论:(1)术后三维超声特征可以作为宫腔粘连患者术后活产的预测指标,且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宫腔镜指标,可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女性提供有价值的生殖指导。(2)宫腔粘连术后使用中药养膜,可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血流,并增加术后月经量,显著提高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活产率。图12辐,表21个,参考文献6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