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二维灰阶超声
诊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摘要: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IUA)患者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和二维灰阶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浙江省皮肤病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9例疑诊IUA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IUA患病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诊断和评价,并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病例组(确诊IUA,63例)和对照组(排除IUA,66例),对两组患者的经阴道子宫二维灰阶超声和3D-PDUS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子宫内膜“三线征”阳性率为34.92%(22/63),对照组患者为84.85%(5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12,P<0.05)。病例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ET)、子宫内膜容积(EV)、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等超声参数分别为(4.54±1.70)mm、[1.85(0.78,3.47)]cm^(3)、(1.91±1.25)%、(21.25±5.44)、(0.69±0.47),对照组各超声参数为(6.94±2.68)mm、[4.17(2.76,6.02)]cm^(3)、(3.27±1.62)%、(27.43±3.61)、(1.88±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Z=-6.103、-6.446、-5.373、-7.568及-12.365,均P<0.05)。随着病例组患者病情的加重,其ET、EV、VI、FI及VFI逐渐降低。IUA患者的ET、EV、VI、FI及VFI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负相关关系(r=-0.685、-0.801、-0.771、-0.735及-0.785,均P<0.05)。各超声参数诊断IUA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FI的AUC最高,在Cut off值下,FI的灵敏度最高,EV的特异度最高。各超声参数诊断中重度IUA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EV的AUC最高,在Cut off值下,EV的灵敏度最高,FI的特异度最高。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IUA患者表现为子宫内膜变薄、连续性破坏、组织血流灌注降低及宫腔内容积减小,临床可通过3D-PDUS和二维灰阶超声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查,辅助IUA诊断和病情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