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宫腔粘连
肾虚血瘀证
水火种玉汤
临床结局
子宫内膜容受性
转录组学
摘要:
目的 观察水火种玉汤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宫腔粘连(IUA)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转录组学方法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IUA肾虚血瘀证住院患者7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水火种玉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疗效、美国生育学会(AFS)评分、子宫内膜厚度(ED)、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体积(EV)、子宫内膜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妊娠结局及宫腔再粘连情况。选取2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各10例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差异基因,并对2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AFS评分、CD138阳性率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ED、EV、FI、VI、VFI均显著增加(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疗效、妊娠率、宫腔再粘连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转录组学结果显示,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共发现36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32个上调,包括磺基转移酶家族2B成员1(SULT2B1)、载脂蛋白A1(APOA1)等;233个基因下调,包括乳铁蛋白(LTF)、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等;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水火种玉汤可能于膜内组分、质膜、细胞外部分、细胞外基质等与金属离子、糖胺聚糖、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内切肽酶等相互作用,通过调节细胞黏附、细胞外组织结构、抗原受体调节等生物进程而发挥作用,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趋化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白介素17(IL-17)、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等。结论 水火种玉汤能有效改善IUA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AFS评分,提高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ULT2B1、APOA1,下调LTF、CXCL1等基因表达,调节趋化因子信号通路、IL-17通路、NF-κB通路等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