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中西医结合治疗
人工周期法
补肾化瘀
Meta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归纳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预防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粘连的疗效情况,及其对比单纯西医治疗的优势,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以及科学的临床用药依据和循证指导。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NKI(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VIP(维普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文献数据库,收集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预防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再次粘连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词为“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宫腔粘连术后复发”、“中西医结合”、“随机”等关键词,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时间到2021年10月31日,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研究的文章,并用Cochrane风险偏差评估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再提取所需要的数据并使用Cochrane Library提供的Rev Man5.3软件分析收集的数据。结果:通过筛选,此次研究共计纳入15篇符合要求的试验,实验组650例病例,对照组649例病例,共计1299例,其中不包含因各种原因导致脱落的11例数据。Meta分析后数据提示中西医结合预防复发相较于单纯西医人工周期有更有效的促进临床综合治疗效果(OR=4.05,95%CI=[2.40,6.82],Z=5.25,P<0.05);能提升月经恢复率(OR=3.37,95%CI=[2.18,5.22],Z=5.45,P<0.05);促进宫腔粘连疗效(OR=3.02,95%CI=[1.58,5.76],Z=3.35,P<0.05);降低患者术后宫腔粘连复发(OR=0.27,95%CI=[0.12,0.60],Z=3.22,P<0.05);并能增加妊娠率(OR=1.97,95%CI=[1.16,3.34],Z=2.50,P<0.05);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穿支血流I级分布、增加II级和III级分布,I级(OR=0.24,95%CI=[0.15,0.37],Z=6.53,P<0.05),II级(OR=1.78,95%CI=[1.18,2.69],Z=2.73,P<0.05),III级(OR=2.50,95%CI=[1.62,3.85],Z=4.13,P<0.05);促进子宫基底层内膜的修复生长(MD=1.28,95%CI=[1.11,1.44],Z=15.07,P<0.05);能帮助降低子宫动脉PI、RI,PI(MD=-0.11,95%CI=[-0.15,-0.06],Z=4.59,P<0.05),RI(MD=-0.04,95%CI=[-0.06,-0.02],Z=4.06,P<0.05);减少宫腔粘连评分(SMD=-1.01,95%CI=[-1.83,-0.38],Z=2.97,P<0.05)。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高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复粘的临床综合疗效,有利于月经的恢复,加快子宫基底层内膜修复再生,进而有利于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度而增加怀孕几率,还能有效削减子宫动脉血流运行阻力,改善子宫血流灌注和血供,从而降低宫腔粘连的早期复发率,且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组。2.补肾活血类中药联合人工周期法,比单纯人工周期治疗更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从而促使内膜恢复,且效果更为明显,但由于在此次Meta分析中无法确定子宫内膜生长与雌激素作用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宫腔粘连术后最佳雌激素用量,仍有待通过大量的、多中心药物临床治疗的实践去进行理论分析印证。3.本研究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所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对象均为小样本数量研究,且中医药的论文绝大部分是中文文献,缺乏高质量的英文文献,致使研究结果稳定性不高,缺乏绝对说服力,所以,结论仍需通过大量有效的临床随机研究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