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脾肾相关
低体重
多囊卵巢综合症
人体成分
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基于“脾肾相关”理论的治疗方案干预下低体重型PCOS的临床疗效及人体成分变化,探讨该方案的疗效,以期为低体重型PCOS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有效资料67例,为治疗组34例,予中药联合生活方式改变干预,对照组33例,予达英-35联合生活方式改变干预。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中医症状评分、检测LH、FSH、E2、T等性激素及BMI、骨骼肌标准占比、体脂率、WHR、基础代谢率等人体成分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及人体成分指标。结果1.两组年龄、身高,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LH、FSH、LH/FSH、T、E2、BMI、WHR、体脂率、骨骼肌标准占比、基础代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综合疗效: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疗效,且治疗组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加显著。4.人体成分指标:两组骨骼肌标准占比、基础代谢率治疗后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MI治疗后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体脂率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中高体脂患者体脂率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HR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表示两组均可明显提高患者骨骼肌质量及基础代谢率,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组可提高患者BMI,降低患者体脂率。经两组治疗后可降低高体脂患者的体脂率。5.性激素水平:两组LH、LH/FSH、T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E2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LH、LH/FSH、T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示两组均能降低LH、LH/FSH、T,且两组疗效相当。6.人体成分变化与疗效及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治疗后BMI较治疗前增加越多则总体疗效越好、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越多(P<0.05)。BMI治疗前后差值与其余指标无相关性(P>0.05),骨骼肌标准占比治疗前后差值与疗效及性激素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1.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低体重型PCOS患者有明显疗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2.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低体重型PCOS可调节患者LH、LH/FSH、T等性激素,BMI、骨骼肌标准占比、体脂率、基础代谢率等人体成分指标。3.健脾益肾法治疗低体重型PCOS患者有增加骨骼肌含量的效果。4.治疗后BMI较治疗前增加越多则总体疗效越好、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