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肌腱病
腓骨
腓骨肌腱滑脱
关节镜
踝关节
腓骨肌腱
微创
肌腱镜
摘要:
目的比较优先切开腱鞘的全内镜下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运动关节科收治的45例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1.2±9.3)岁(范围:17~45岁)。其中行改良腓骨肌沟加深联合腱鞘修补术23例(传统手术组),行优先切开腱鞘的全内镜下腓骨肌沟加深联合腱鞘修补术22例(全内镜组)。收集患者围手术期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AH)、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度(ROM)、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全面评估。术后行影像学检查,观察术后腓骨沟加深情况和肌腱及腱鞘愈合情况。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类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损伤侧别、损伤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全内镜组手术时间为(47.9±5.4)min,传统手术组为(47.2±6.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2,P=0.690)。全内镜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切口长度[(2.2±0.4)cm比(6.0±0.4)cm;t=32.892,P<0.01]和住院时间[(4.0±1.7)d比(7.6±3.6)d;t=4.249,P<0.01]更短。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9.2±3.9)个月(范围:12~24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全内镜组患者的VAS、AOFAS-AH、SF-36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手术组(P值均<0.05)。术后3个月全内镜组患者ROM高于传统手术组[(62.14±1.46)°比(53.13±1.52)°;t=20.315,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RO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18±1.10)°比(63.48±2.43)°;t=0.531,P=0.599]。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全内镜组腓骨沟加深情况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优先切开腱鞘的全内镜下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微创的优势,患者术后恢复快,短期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