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心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肌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和丢失,又很难通过自身组织的再生来修复。坏死心肌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发生心室重构(ventricular remodeling),最终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目前药物、冠脉介入和搭桥手术等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重构的进程,但也只能恢复再灌注,不能修复或逆转已坏死的心肌,更不能促进心肌再生。心脏移植(heart transplantation)虽能取代受损心肌,彻底改善心脏状态,但是因其供体来源困难、手术技术要求高、费用昂贵以及免疫排斥反应等原因,临床很难广泛开展。因此,如何增加心肌细胞数目从根本上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仍然是目前主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通过干细胞(stem cells)移植的方法来增加心肌细胞数目,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中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因其来源广泛,可以自体移植而倍受关注,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内和体外均已成功的被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大量研究证实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促进梗死区心肌再生和血管形成,修复受损心肌,改善心脏功能,但是目前干细胞移植对整体心室重构和基质重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
临床上,心肌梗死好发于中老年人,自体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较弱,培养需要较长时间,可能会贻误移植时机,而异体细胞移植可能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我们实验主要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心室重构和基质胶原重构的影响,以及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