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因子
自身抗体
摘要: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猪甲状腺球蛋白和弗氏佐剂免疫C57BL/6小鼠,制备EAT小鼠模型。BM-MSC干预组小鼠在建模同时尾静脉输注同源BM-MSC,每只3×105,每周1次,共4次。所有小鼠均在免疫后28 d处死,分离甲状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病理学分析;分离血清,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总3,5,3',5'-四碘甲腺原氨酸(TT4)、总3,5,3'-三碘甲腺原氨酸(TT3)、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gAb,TmAb和TPOAb均明显增高,TT4水平明显降低(P<0.05),TT3水平无明显差异,甲状腺组织破坏明显,提示成功建立EAT小鼠模型。2正常对照组甲状腺组织未见淋巴细胞浸润;模型组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明显;BM-MSC干预组可见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浸润程度较模型组减轻。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TgAb,TmAb,TPOAb和IFN-γ水平增高,IL-10水平降低(P<0.05);BM-MSC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TgAb,TmAb和TPOAb水平明显降低,TT4水平明显升高(P<0.05),TT3水平无明显差异,IFN-γ表达水平降低,IL-10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 BM-MSC对EAT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有可能与其调节辅助性T细胞(Th)1/Th2免疫平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