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血清
C
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儿童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NE)、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常规白细胞(WBC)、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和降钙素原(PCT)的变化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关系,及对临床病情评估、病情恶化、判定疗效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急性期MPP患儿182例,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SIRS组又分为S1组和S2组,同时选择正常健康8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初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CRP、PCT、ESR及血常规。结果 1SIRS组CRP和PCT及阳性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或P<0.05),S2组显著高于S1组(P<0.01)。2治疗7 d后CRP和PCT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S2组仍高于S1组和非SIRS组(P<0.01)。CRP值S1组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3治疗前与非SIRS组比较,S2组所有值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S1组WBC、NE、Ig G及Ig M值增加明显(P<0.01或P<0.05);S2组ESR、WBC、NE、Ig A及Ig M仍显著高于S1组(P<0.01或P<0.05)。4治疗7 d后,S1组ESR、WBC、NE及Ig G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S2组所有值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SIRS组均高于非SIRS组(P<0.01或P<0.05)。结论CRP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可动态监测病情轻重、判断疗效,临床需结合PCT、WBC、NE、免疫球蛋白多项感染炎症指标检测,更准确把握MPP病情、并发症及混合细菌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