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磷脂转运蛋白
骨髓源性巨噬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
炎症反应
摘要:
目的内毒素血症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又名内毒素,在循环中过度堆积可导致炎症因子大量分泌,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造成个体死亡。有效改善内毒素血症治疗效果的主要环节之一是通过中和LPS毒性尽早控制已有的炎症反应。磷脂转运蛋白(Phospholipid transfer protein,PLTP)是一种能够调节脂蛋白代谢的血浆蛋白质,在脓毒血症、牙周炎等急慢性炎症疾病患者血浆中活性升高,但机制不明。PLTP能通过直接结合的方式减弱LPS的体外致炎作用,这提示PLTP也有可能在LPS介导的体内炎症中起到抗炎作用。本试验研究了PLTP对致死性内毒素血症小鼠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材料和方法动物:PLTP敲除(PLTP-/-)和PLTP转基因(PLTP Transgenic,PLTP-Tg)种鼠来自纽约州立大学,作为对照组的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来自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动物均是C57BL/6遗传背景。实验动物饲养房间温度和湿度均可控,12/12h明暗循环。本实验中使用8~10周龄雄性小鼠(N=10)。所有实验经泰山医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遵循国家动物关怀和使用指南。LPS注射:在无内毒素的0.15mol/L氯化钠溶液中溶解LPS,腹腔单次注射剂量为:PLTP-/-小鼠5mg/kg,WT以及PLTP-Tg小鼠6mg/kg。存活率:注射LPS9天后,计算存活率。血浆脂质分析:分离小鼠血浆,使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ast protein liquid chromatography,FPLC)获得脂质谱。细胞培养、转染和PLTP-LPS共孵育:收集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derived macrophages,PDM)以及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培养鼠源性RAW264.7细胞。RAW264.7转染实验使用的PLTPsi RNA以及对照组si RNA浓度均为150pmol/L。所有应用于本实验的血清均是无LPS的胎牛血清。LPS与PLTP共孵育实验,LPS,10-20μL浓缩培养基与D-Hanks缓冲溶液的终体积为50u L体系,孵育60min。对照组为LPS与D-Hanks缓冲溶液混合液。RNA提取以及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RCR):提取总RNA,反转录以及RT-PCR检测炎症反应过程主要炎症因子m RNA的含量。蛋白质分离、电泳以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使用RIPA细胞裂解缓冲液以及完全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片剂和磷酸酶抑制剂分离蛋白质。WB测定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 AI)含量,从培养的细胞中提取蛋白分别测定p65,IκB-α含量。ELISA:ELISA法检测血浆或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使用多功能酶标仪读取吸光度值。细胞表面受体分析:使用1μg/m L 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与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on protein-2,MD-2)复合物(TLR4-MD-2)的抗体对BMDM进行染色,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PLTP活性检测:试验前,分别制备供体和接受体。供体(3μL)、接受体(3μL)和血浆(3-5μL)或浓缩培养基(3-10μL)混匀,使用TNE(10m Mol/L Tris,0.15mol/L氯化钠,2m Mol/L EDTA,p H=7.4)调整至终体积100μL,37°C,96孔黑色微孔板内孵育70min,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激发光波长465nm时发射光波长535nm读数,在第0,10,0,30,40,50,60,70min分别读数。单位用pmol/μL/min表示。统计分析:实验重复3到4次并使用Graph Pad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通常表示为均值±标准差。组间数据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存活率使用kaplanmeier的方法进行分析。以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著提高小鼠致死性内毒素血症模型的9天存活率(1)在LPS注射之前,分别测得WT(N=5),PLTP-Tg(N=5)和PLTP-/-(N=5)血浆PLTP活性,与WT相比,PLTP-Tg的PLTP活性显著升高,PLTP-/-的PLTP活性显著降低。(2)与WT相比,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