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钙磷代谢
血脂代谢
微炎症状态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摘要:
[目的]近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的增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尽管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延长了 ESRD患者生存时间,但透析患者死亡率仍明显升高[1]。ESRD患者常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水、酸碱平衡紊乱,钙磷代谢紊乱,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等。已有多项研究证实ESRD患者的高磷血症和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冠状动脉、心脏瓣膜及大动脉发生钙化,且病死率增高[2][3]。而心脑血管疾病是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微炎症状态已成为CKD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有研究指出,炎症指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预测因素之一[4]。也有研究指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laysis,CAPD)患者也存在微炎症状态,这种微炎症反应一方面会逐渐使腹膜纤维化,腹膜超滤功能衰竭,另一方面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5]。由此可见MHD和CAP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影响透析患者心血管事情的危险因素之一,这是国内外临床研究者的共识。但对于ESRD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血脂及钙磷代谢异常有无相关性,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有研究显示:CAPD患者微炎症因子水平与肌酐、血钙、血磷、胆固醇水平无关[6]。也有研究表明MHD患者血(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蛋白胆固醇间呈明显正相关,与高密度蛋白胆固醇及钙磷代谢间无明显相关性[7]。本研究通过分析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脂代谢及钙、磷代谢的相关性,为透析患者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命、减少医疗费用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病例资料选取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6月-2016 年 6 月 CAPD 患者 31 例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laysis,PD)组:PD 组,男16例,女15例。选取同时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MHD患者31例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HD组,男15例,女16例。另选18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男10例,女8例。2.透析方式(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日本威高透析机,聚砜膜透析器以无糖透析液行碳酸氢盐透析,透析膜面积1.3~1.7m2,抗凝剂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血流量为200~250 m L/min,透析流量为500 m L/min,钾离子、钙离子浓度分别为2.0 mmol/1L和1.5mmol/L。透析2~3次/周,3~4h/次,脱水1.5~3.5kg。(2)腹膜透析即给予1.5%或2.5%浓度的乳酸盐透析液,溶液量为2000 ml/次,每天进行腹膜透析时,要在透析过程中至少更换4次腹透液,实行24 h不间断透析。3.临床血标本收集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hs-CRP、血甲状旁腺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钙、血磷等。4.统计方法用统计方法分析各个观察指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组患者血钙的达标率为45.2%,PD组患者血钙达标率为16.1%,HD患者血钙达标率高于P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组患者血磷达标率(45.2%)、甲状旁腺素达标率(51.6%)高于HD组患者血磷达标率(32.3%)、甲状旁腺素达标率(32.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总胆固醇达标率(96.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93.5%)、甘油三酯达标率(80.6%)高于PD组患者总胆固醇达标率(9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90.3%)、甘油三酯达标率(7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38.7%)低于PD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54.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D组患者及PD组患者的血hs-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组患者与PD组患者的血hs-CR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总胆固醇、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乘积较正常对照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正常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正常对照相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组患者总胆固醇、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乘积较正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