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混合痔
痔上黏膜套扎术
中药栓剂
纳肛
创面水肿
炎症状态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栓剂纳肛对混合痔患者痔上黏膜套扎术后创面水肿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需进行痔上黏膜套扎术的混合痔患者共计100例。为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将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案,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特定的干预措施,以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对照组除常规止血、抗生素治疗外,采用中药熏洗进行术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栓剂纳肛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第1、7、14天创面水肿、肛门出血情况,比较两组炎症状态,记录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在这两个指标上的表现基本相当,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在创面愈合时间的对比中,观察组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出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方面的明显优势。术后第1天两组创面水肿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032,P=0.974),在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的观察期间,研究组中创面呈现I度水肿的患者数量分布明显多于对照组,此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节点上,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水肿程度较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出治疗措施在减轻术后水肿方面的积极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39、2.158,P=0.032、0.031)。术后第1天两组肛门出血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36,P=0.971),术后第7、14天观察组肛门出血I度患者分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05、2.068,P=0.045、0.039)。在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炎症状态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此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基本相当,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术后第14天,观察组的炎症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出现明显降低,此变化通过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的炎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和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这两个指标上,两组患者的表现相当,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中药栓剂纳肛可以明显改善混合痔患者痔上黏膜套扎术后创面水肿、肛门出血情况以及患者炎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