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医药
糖尿病肾病
CiteSpace
微炎症
Meta分析
摘要:
研究背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病流行、导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21年(international diabetic federation,IDF)发表的第10版地图,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持续增加,而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目前位居世界第一,每8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DM患者,高达1.16亿。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势必会导致糖尿病肾病人数的增加,据统计,在2009年-2013年我国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病变的人数以高达40%,给社会和普通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肾病病程较长,在治疗上,由于发病机制未明,因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西医治疗前期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基础治疗为主,病情发展至后期,需选择替代治疗(肾脏透析、肾脏移植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在DN病情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炎症因子也成为诊断评估DN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因这种炎症极轻微,因而称之为“微炎症”,抗炎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中医药在调节免疫、抗炎、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程等方面具有一定潜力,近几年在治疗DN上引起了诸多关注。对比常规治疗,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改善炎症状态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发现和整理。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改善DN微炎症状态的中文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况及热点,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并用系统评价的方式对中医药治疗DN微炎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中医药改善DN微炎症状态相关文献计量学分析。具体方法:数据来源:检索中国知网(CNKI)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文献类型及发表刊物不限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分析中医药改善DN微炎症状态相关文献的年度发表情况、文献期刊分布情况、基金资助情况等。采用Citespace 6.1.R2对发文作者、机构信息进行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第二部分通过meta分析对中医药改善DN微炎症状态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具体方法:检索文献数据库: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外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 等。检索时间:建库至 2022 年 12 月。研究设计类型: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无论是否详细描述盲法和随机分配隐藏方法。研究对象:符合糖尿病肾病诊断及Mogensen诊断分期标准的DNⅢ期及以上,临床未进行透析治疗。干预措施:对照组为DN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中药口服治疗(包括中成药、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等),干预周期不得少于8周。结局指标:(1)主要结局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次要结局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良反应。根据检索策略检索出文献,文献数据筛选:(1)将所筛选的文献题录导入Endnote软件,利用软件的去除重复功能排除重复文献。(2)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包括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干预周期等),将符合的文献进行阅读全文,排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包括研究类型、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如有不确定或分歧,则由第三方进行仲裁,确定最后纳入文献。(3)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独立提取数据,交叉审核,如有不确定或分歧,则由第三方进行仲裁,决定结果。文献质量评价:(1)参考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评分。(2)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表,从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失访、发表偏倚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绘制风险偏倚评估表。文献数据分析:采用软件RevMan5.4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第一部分:本次纳入285篇文献,从年发文量来看,发文量在2005-2013年间数量偏少,但随后稳步上升,虽然2020年有所减少,但我国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相关领域研究正处上升阶段,预计未来发文量会持续增加。从研究者和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分析来看,发文量最大的为杨丽霞、向少伟,其次是万毅刚、华川、刘静、于博睿、刘铜华、刘颖,同时各团队内的合作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