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持续性闭式引流
传统穿刺抽液
meta分析
一种新型多功能引流袋
摘要:
目的:分析持续闭式引流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有效性,为医护人员在引流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上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依据。同时,为方便需日常引流体液患者的日常管理,设计一种低成本、多功能的医院使用或者家用的新型多功能引流袋。
方法:以“胸水引流”、“穿刺抽液”、“对照”、“pleural effusion”、“hydrothorax”、“catheter drainage”、“thoracentesis”为主要检索词,在Pub Med、Embase、Cochrane文库、我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搜索,获得截至2022年12月的所有临床试验结果。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国内外关于分析持续闭式引流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有效性的队列研究实验,完善质量评价、进行了数据提取,使用Rev Man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通过查阅文献、进行相关专利调研,确认新型多功能引流袋的可行性,用CAD软件进行新型引流袋的设计构建。
结果:通过筛选最后得到13项队列研究试验,共纳入1030例患者。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心静脉导管置留持续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总有效率优于多次传统穿刺抽液治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1)。两组治疗方法在可以体现有效率相关的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之间的研究对比也显示了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优胜于多次传统穿刺抽液治疗。此外,运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留持续闭式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多次传统穿刺治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01)。关于治疗中可能发生的胸膜反应,气胸,发热,恶心、呕吐各项不良反应亦是如此,均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探索一次性引流袋的临床应用及原理,参考相关设计发明及引流袋的特性构建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引流袋,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具体包括:1、引流袋主体;2、尾部取液装置、;3、称重计量装置。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引流袋适合于医院,或者家庭使用,能满足多方面需求、节省人力物力,且制作成本低。
结论:通过持续闭式引流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总有效性及相关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得出结论,与传统多次穿刺抽液比较,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在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持续闭式引流术来引流胸水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且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总体而言,持续性闭式引流术能作为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胸水引流措施,也可作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被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引流袋与先有技术相比,有望实现便利取样放液、定量定时报警的改变;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医用和家用,减少医患人员的工作量,避免不必要的职业暴露等。